
90岁河大礼堂承载着抗日记忆
发布时间:2024-05-05 12:57:44 作者:admin 点击:163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《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:历史见证者的消逝》
记者 方涛 专访报道
在5月2日晚上11点20分左右,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内的标志性建筑——大礼堂突发火情,幸运的是,经过消防部门的努力,火势已成功扑灭,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。这座有着90年历史的老建筑,曾是河南大学学子的集体记忆,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瑰宝。
河南大学,初创于1912年的“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”,其根基深深扎根于清朝雍正九年创立的“河南贡院”遗址。与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齐名,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欧美预备教育机构。大礼堂,全称为“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”,由许心武校长在1931年至1934年间精心督建,见证了众多历史时刻。
占地3932平方米,能容纳3000余人的大礼堂,不仅实用且艺术价值极高,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它经历了战火洗礼,如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籍,记录了从1936年接纳东北大学难民到1937年抗日救亡演出的诸多感人故事。甚至在抗战时期,大礼堂虽饱受摧残,但仍屹立不倒,象征着坚韧的精神力量。
对于许多人而言,大礼堂不仅是建筑,更是一位无声的长者,陪伴他们度过人生的重要阶段。艺术家王氏家族与大礼堂的缘分尤其深厚,他们的回忆充满了对大礼堂的敬仰和深情。然而,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,使得这栋承载无数情感的建筑化为灰烬,引发了公众的深切哀悼和怀念。
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卢克平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极度的悲痛,他用泪水寄托对失去的文化遗产的哀思。网友们纷纷发表回忆,他们的心中,大礼堂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,而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标,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。
河南大学大礼堂的消失,无疑是一次文化损失,但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涵将永久镌刻在人们心中。这座曾经的“长者”,虽然不在,但其影响和意义将永远延续。


激光切割机十大品牌


茶具套装品牌排行榜前十名


英国宣布破产


男生洗澡有了自己第一篇SCI


陈昀个人资料简历,陈昀主演的电影电视剧大全


广东人水帘洞桑拿房二选一


凯迪拉克海报疑暗讽小米


投资界传奇大佬芒格去世享年99岁


体育特长生进名校的拿证争议


未来一周将有两轮大范围降水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