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亲历者口述七七事变惨状
发布时间:2024-07-08 15:15:24 作者:admin 点击:117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“走过了千里路,鞋底磨破了,血沾在袜子里,粘在鞋帮上。”他低沉地说,虽然不满七岁,但他仍然记得那次回家的经历,回来时铁路两旁的尸体满目皆是。
那是七月初二十九日,北京沦陷。当时郑福来正身处异乡,生活条件恶劣,他没有食物,没有水,甚至连棉衣都没有。于是,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回家。
一路上,尸体随处可见。他们用手牵手,在路两旁的尸体间前行,以免看。那时的孩子好奇心旺盛,他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,看到了路上的尸体,纷纷不敢直视。而郑福来却带着好奇的眼睛看着,仿佛能看到那座城市的全部面貌。
在那段亡国奴的日子里,国民的生命如同草芥,不少卢沟桥地区的人们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丧生。在晓月碑亭后面,还有13位村民被日军集体杀害……
侵略者在宛平城里为所欲为——村民不得随意外出,见到日本人必须鞠躬;粮食、布匹、棉花、煤油,尤其是药,都被控制起来,百姓只能吃发霉的杂粮磨成的面,有时连这都买不到;铜铁要上交,连木箱上的合页都被收走;为了活命,乡亲们只能挖野菜、吃树叶。
回到家乡,郑福来发现村里设了很多日军岗哨。过往的人必须接受检查,给日军行礼。一名裹小脚的妇女路过,日军强迫她脱掉裹脚布,赤脚在砂石地行走。郑福来躲在妈妈身后,一个日军用刺刀向他比划,郑福来吓得双手抱头,日军则哈哈大笑。
“城内外的小学里,侵华日军强迫学日文,见了老师问好要用日语,上早操要唱日本国歌,反正一切都得听日本人的。稍有不从,随时可能被害了命。”
“卢沟桥这一亩三分地历史,是搁在我心里的事儿,讲述卢沟桥的抗战史是大事儿。”直到今天,郑福来还住在卢沟桥的西头,他把讲述自己亲历的历史当成了使命。
1984年,郑福来参与了修复宛平城的工作,他特意嘱咐把当年的弹坑保留下来。如今走在卢沟桥上,仍能感受到当年的硝烟弥漫。郑福来还呼吁保护好“七七事变”的历史遗迹,把这份记忆传递下去,让抗争精神代代相传。


又一省级环保集团成立 “24+1”瓜分2万亿营收额


C罗入选欧洲杯最差阵容


一车混装油或影响10万人


美媒:泽连斯基暗示愿意与俄谈判


夏天 连衣裙


办公桌风扇摆放位置


金耐得焊机质量怎么样


24岁武汉研究生离世捐眼角膜


新飞洗衣机哪个好


按摩椅哪里有卖的实体店
